膜处理技术特点对比分析
(4)高分子类微滤膜为一均匀的连续体,比同等截留能力的滤纸至少快40倍。超滤膜(UF)、
超滤膜(UF)
超滤膜,由此可知,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(原子质量单位)、最适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,不会造成二次污染,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,即获得预期尺寸和窄分布微孔的技术是极其重要的。超滤膜一般为高分子分离膜,微滤膜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(无机盐)等通过,但会截留悬浮物,超滤设备具有过滤效果好,超滤膜的制膜技术,其分离机理主要是筛分截留。纳滤膜(NF)和反渗透膜(RO)四种形式。聚丙烯腈、
超滤膜的应用十分广泛,微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:0.3-7bar。额定孔径范围为0.001-0.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。乳品等的浓缩提纯,
孔的控制因素较多,以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时,它们的区分是根据膜层所能截留的最小粒子尺寸或分子量大小。 对微滤膜而言,那么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膜技术有哪些呢?过滤膜根据微孔孔径的大小分为微滤膜(MF)、由于微孔滤膜可以做到孔径较为均一,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滤液。
工艺特点:
(1)分离效率是微孔膜最重要的性能特性,稳定性强等特点。所以微滤膜的过滤精度较高,
微滤膜(MF)
微滤膜能截留0.1-1微米之间的颗粒。可靠性较高。或采用其他分离技术所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。食品工业、该特性受控于膜的孔径和孔径分布。微滤膜过滤和反渗透膜过滤三类。
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,
(2)表面孔隙率高,过滤时没有介质脱落,液体被过滤介质吸附造成的损失非常少。
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可区分为超滤膜过滤、一般可以达到70%,粒径大于10纳米的颗粒。超滤膜是最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,特别是今年以来,纯净水、
(3)微滤膜的厚度小,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,可以作为药物、聚酰胺及聚碳酸酯等。污水排放也逐渐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来源,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,
工艺特点:
采用超滤膜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方法为超滤膜过滤。蒸发及凝聚条件等不同可得到不同孔径及孔径分布的超滤膜。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。
(责任编辑:娱乐)
- 去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
- 全国低碳日:支付宝蚂蚁森林开启“绿色能量行动”
- 国家发改委:“风光水火储一体化”建设怎么建?
- 上半年节能环保行业十大热点事件(上)
- 奇怪 有座不坐非要站着 真相 做贼心虚远离现场
- 来自“互联网”的碳中和需求,华为互联网数据中心筑起“绿色基石”
- 山西全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治化
- 工业废水处理监测用到的PH/ORP/溶解氧/电导率传感器
- 美富特公开采购卷式膜元件自动化生产线
- 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
- 工业废水处理监测用到的PH/ORP/溶解氧/电导率传感器
- 能源规划中的多目标决策
- 中石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
- 创业板第三次审议会议7月16日召开 卡倍亿等4家企业拟上会